讲座|刘跃进:“好诗不过近人情”——文学、文学研究及其文化价值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1-05浏览次数:143


本网讯 (通讯员 王晨) 12月6日下午,应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和灾害文学与文化研究所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会长、原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教授作了题为《文学、文学研究及其文化价值》的讲座。讲座由灾害文学与文化研究所负责人龙珍华教授主持。

刘跃进教授从《资治通鉴》的两则故事入手,指出文学具有无用之用,进而从文学是什么、什么是文学研究,以及文学的文化价值等三个方面展开讲座。

首先,他从文学是温暖的希冀、文学是忧伤的思索以及文学是崇高的追求三个角度阐释了他对文学的理解。刘教授指出,浩然的文学作品《艳阳天》等激发了他对文学的狂热追求,进而促使他上山下乡,走到农村去。虽然农村的现实生活打破了他的幻想,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追求。接着,他讲述了恢复高考后自己不顾一切备考并被南开大学录取的经历,指出文学永远给人希望和追求。然而,中文系并不一定培养作家的现实让他当作家的梦想破灭,但他依旧坚持读诗、写诗。大学里读到的闻一多、穆旦、曾卓等诗人抒发悲愤、乡愁的诗作,让他明白文学是忧伤的思索。刘教授以柳青、路遥、陈忠实等作家为例,赞扬了他们的文学成就,指出文学给人崇高的追求。同时,他还指出现在很多作品以审丑为美,哗众取宠,用滑稽戏谑庄重,用丑陋消解崇高,用仇恨虚无历史,呼吁我们要呼唤崇高,回归经典。

随后,刘教授指出,做好文学研究需具备才、学、识三种素养,文学研究与艺术感受、文献基础、理论素养三者密不可分。同时,他提到叶嘉莹先生对他影响很大:一是叶嘉莹先生在浑然不觉之间改变了他的学术选择,把他引入对古典文学的研究领域;二是叶先生让他理解了文学的力量在于兴发感动,让他懂得“好诗不过近人情”,打动不了人的文学作品不是好作品;三是叶先生还让他懂得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反映对生命生生不息的追求。

刘教授还分享了自己的亲身体会,2019年9月,南开大学庆祝叶先生回国执教四十周年时,他作为老学生代表发言,表达了自己对叶先生的感恩之情,而诗人席慕容则讲述了她陪同叶先生寻访祖先遗迹时的故事。故事中的叶先生正值夕阳西下之时,爬上高台,随即吟诗一首:“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个故事感动了当时在会场的所有人。刘教授说,叶先生把自己活成了一首诗,这就是诗意的人生;这就是文学研究的魅力。

刘教授接着引用了他即将离开南开大学时,孙昌武老师送给他的一句话:“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人都要有梦想,人生离合际遇往往取决于一念之差。”这句话成了他的人生信条,并以此送给在座的每一位学生。他说自己直到杭州大学读研时,才开始知道什么是学问,什么叫好好研究文学,并且明白了古典文献学的意义。刘教授还回忆起他的老师姜亮夫先生对弟子们说过的一句话:“从现在开始,我们学的是古典文献专业,你们就不要再想着你们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那些东西了,放弃理想,搞古籍整理。”刘教授讲到自己“三十而悟”,即明白在整个学问的世界里,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指出做学问的人要不断增补知识,扩宽学术道路,不要把自己培养成“电线杆子”的专家,要把自己培养成通才。

刘跃进教授还从四个层面对研究传统文献学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要研究历史上的小学,这是最基础的学科;二是掌握传统的史学,这是研究中国学问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三是要研读先秦12部经典;四是研究各个专门之学,如对文学、历史、哲学的研究等。他还提醒在座的同学们:现在是最好的读书时代,同学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进行传统文献学的学习和研究。

除此之外,刘教授还介绍了研究经典的四种读书方法:一是开卷有益式的研究,要多读书、不给读书设限,并举了钱锺书先生读书的例子,建议广泛读书;二是含而不露式的研究,以陈寅恪做学术为典型例子,指出要开阔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三是探源求本式的研究,要像陈垣先生那样,要追究到学术材料最初的源头;四是集腋成裘式的研究,要把资料整理与研究结合起来。

最后,刘教授对中国文学的文化价值进行了解答:一是中国文学中的民族精神,即尽管结局是悲剧,也要把它化成爱和生命的胜利的精神;二是中国文学中表现出的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修”“齐”“治”“平”,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文学;三是中国文学体现出的人文情怀。他指出,中国文学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存经验、生活智慧,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强大的精神基因,是滋养中华儿女骨气、志气和底气的精神源泉。

 至此,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大家表示,听了刘跃进教授的讲座收益很大;今后要像刘先生那样,好好读书,要读好书,实现自己的文学梦、学者梦。(编辑 汤瑞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