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刘跃进:今天,为何读经典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7-14浏览次数:86



作者简介 

图片

刘跃进,河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会长,出版有《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秦汉文学编年史》《门阀士族与文学总集》《中古文学文献学》《文选旧注辑存》《从师记》等,获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第四届思勉原创奖等,第五届中国政府出版奖等。





“古籍传承文明,经典照耀人生”。2023年2月25日,在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中州古籍出版社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刘跃进先生,就 “今天,我们为何读经典”与现场读者畅谈。经典古籍不仅仅属于古代,今天,经典与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依然息息相关。刘跃进先生立足当下,谈到今天我们读经典,让经典适时照进我们的生命,有助于增长我们中国人的底气和自信。 



今天,为何读经典?



“为何读经典”话题:在历史上反复出现

一是为何读经典,二个是如何读经典。这两个题目,内容不一样,角度也不同。“为何读经典”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我想从一个大时段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现在是一个网络化的时代。书虽然越来越多,但读书的人似乎越来越少。在过去无书可读的年代,大家特别想读书,偶然得了一本书,即使是手抄本,都抢着去读,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手机、电视等各类媒介轰炸着我们的视听,阅读越来越碎片化、快餐化。现在,阅读就面临着一次选择、一次转折。作为出版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有这种焦虑,不能让快餐文化占据我们生活的全部。其次,现在又是商品化的时代,一切以实用为衡量标准。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很容易缺失了最重要的东西——精神。身处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时常能感受到焦虑。这不是今天商业化、网络化时代独有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这样的现象。

在雕版印刷技术发展之后,书成批出现,大家却都不读书,朱熹便非常焦虑地在《朱子语录》里谈读书。朱熹提出:一个人要想立足于这个社会,首先要读书。当然,跟他对立的陆九渊就认为人成为圣人,或者人成之为人,不一定要读书,而是要好好地思考。陆九渊认为先前的圣人也不一定读书,但这不影响他们成为圣人。朱熹则坚持认为人需要读书,并且要读圣贤书。所以,朱熹是我们中国的大儒。朱熹这一辈子就干一件事:勤勤恳恳、乐此不疲地叮嘱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怎么样读书。他的《朱子语录》《韩文考异》《诗集传》《周易本义》等,都是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的。

在中国古代的甲骨文、钟鼎文、简帛文字时期,图书数量很少,大家对待每个字都非常认真。等到了魏晋时期,造纸术得到发展,一篇文章就可以使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后,豪门贵族争相传阅抄写,洛阳纸张一时供不应求,价格大涨。紧接着文化迅速普及,大家又焦虑起来,既然都懂文化了,还需要看书吗?可见,为何读经典,绝不是今天商业化时代、网络化时代才产生的困惑,在历史上也曾不断出现。我相信,随着未来传播载体的变化,这些问题还会不断地出现。

图片

《从师记》





“如何读经典”方法论:立足自身文化立场

今天,我们对快餐文化,舶来的“短平快”的文化,已经有了不满足感。“短平快”的东西可以迅速地捕获大部分人,但是它很难在人的心灵上扎根。那么,我们需要怎么做呢?我们需要回到自己的本位。作为一个中国人,最终还要回到我们自己的文化立场,回到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去。这是我们直到今天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部门、我们的政府部门都在努力回答的问题。

回到中国的本位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坚守中华文化传统,立足当代中国现实。近十来年,我们都在探讨怎么回到中国文化的本位,这个问题要从大的历史观角度来看。中国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极具包容性。在我们这几千年的历史中,朝代不断更迭,不同的部落、不同的民族不断地融入到汉文化的大家庭里。现在西方有一些观点,如“崖山之后无中国”“新清史”。崖山就是南宋小皇帝投海的地方。有一种观点认为八岁的小皇帝投海后,蒙古族入主中原,中国文化就断了。事实上,任何一个民族入主中原之后,都还要认祖归宗。所谓“新清史”,无外乎说清朝入主中原后,中国文化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中国文化了,这显然是不对的。在北京鲁迅博物馆旁边有一个中华帝王庙。康熙皇帝晚年,政权稳定后,他想把中华帝王庙从南京迁到北京,后来,乾隆皇帝把这个事情落实了。中华帝王庙里现在还有乾隆皇帝立的碑,上面刻有他的一句话:“中华一统不绝如线。”不管是东夷,还是南蛮,或者北狄,都在“中华一统”这条线上。西方学者也认为,中国的强大不在于军事实力、政治实力,而在于中华文化这个载体是一个文明的集合体。中华版图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大家长相不一样,语言有区别,是什么将如此辽阔的土地上这么多人集合在一起?我想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有些国家看似很强大,不过百年历史。我们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少3500年,五千多年的文明,支撑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就是中华传统文化,而它的“根”就在我们的经典里。

图片

《中古文学文献学》





我们总是需要文化:应该让经典传承下去

中国的经典很多,除了一般意义上说的儒家经典之外,还有文学经典、历史经典、哲学经典,也有马克思主义经典、红色经典。经典其实早已融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当中。你可能尚未察觉,可能没有读过这些书,但是你的血脉深处是有这些文化基因的。这是从一代代人的耳传、口授,乃至一代代人的阅读当中来的。

中国人教育孩子从小要立志,要修身养性、礼乐文明。什么叫礼乐文明?礼乐文明从大处讲,是一个国家的治理、国家的规章;往小处讲,具体到个人,就是一个人如何处事。所谓礼,无外乎就是规章制度,就是规矩。一个人要讲礼,一个族群要讲礼,就要有规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四书五经”,我们大量的文学作品,其实就书写了一个道理——做人做事要有规矩。伦理学、政治学、文学、哲学、历史学等,都与礼是相关的。什么叫“乐”?“乐”就是用来培育人类美好心灵的。在网络时代、商业化的时代,这个问题尤其值得重新提出来。《诗经》讲的是什么呢?讲的就是人类应该追求美好的心灵。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把《诗》、乐、礼都上升到了非常高的地位,这也是我们今天强调的美育。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感觉到空虚、无助时,读经典有助于我们心灵的净化;读经典有助于经典适时地照进我们的生命,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增长我们中国人的底气和自信。

在商业化高潮迭起的情况下,对人的精神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的出版集团、我们的出版界、我们的教育界,都在努力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表面上看,我们似乎做的看不见效果,或者效果不明显。这确实不像商业投入,投入之后,可以看到具体的产出,但我们总还是需要文化的。

我们的许多前辈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人生理想,做研究、当老师、办机构,一步步地向着理想前行。他们在万千青年心中植下了赓续中华文脉的种子,为保持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贡献了无尽力量和智慧。当我们捧起前辈们一代又一代的著述,不禁为他们的坚守和执着感动。我相信我的晚辈,我的学生,在回望我们的时候,他们也期望能收获这种感动。如果每一代人,都可以在经典的阅读和传承当中收获感动,我们的文明是不会衰落的。

中州古籍出版社做的这几套经典普及的图书已经有二百余种,当然,这个二百多的数字放在中国古籍的汪洋大海里,还只是小部分。我们中国的古籍,按照现在保守的说法有20多万种。20多万种不一定都是真品,但是留下来的终究是经过了历史筛选的。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到底读了多少种中国的经典,我们这一代人将来能给后人留下什么?前代学者的背影,是我们后代学者仰望的星空。我们这一代学者应该让中国的学术链条不断,努力地延续前人的研究成果,然后传递给我们的后一代。(本文系河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跃进先生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中现场活动的主旨演讲。)

图片

《回归中的超越》